2023年12月4日 星期一
友站推薦
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
華無式家族治療
想要修復或促進家人間「溝通」的家庭
想要修復或促進家人間「關係連結」的家庭
有特定議題,希望有專業人員協助家人「共同討論」的家庭
希望參與會談的每一位家庭成員,都能透治療師的協助,
感覺安全、且自在地表達對彼此愛、感謝、信任與渴望,
展現家庭成員之間的差異,並且接納彼此的不同,
重新發現原本即存在家庭中的連結與羈絆。
華無式家族治療強調多元方式的介入,
因此除了常見的談話治療,也可能依照家庭的需求和當下的情境,
加入家庭雕塑、空椅對話、媒材運用等方式。
簡介華無式家族治療
我學習華無式家族治療的歷程
預約家庭諮商由此去
延伸閱讀:淺談家族治療
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
2023年10月21日 星期六
預約來訪指引
嗨,您好:
關於諮商所的服務,有以下連結供您參考選擇:
若您想要造訪愛相會心理諮商所,請按此🔗,查看確切的地點與相關交通資訊。
若您想要看看相會的空間,請按此🔗,可了解諮商所的內部空間與佈置。
若您想了解周邊有哪些用餐場所,請按此🔗,可查詢相關餐飲資訊。
若您想要預約個別諮商、家庭諮商,請按此🔗,填寫諮商預約表單。
若您想要預約演講、活動,請按此🔗,填寫活動邀約表單。
若您想要了解諮商所的服務項目,請按此🔗(部分內容建置中),了解更詳細的內容。
若您對於諮商是什麼、是否要來諮商感覺困惑與猶豫,請按此🔗,閱讀常見的諮商Q&A。
希望這一頁的指引,能提供您適切的訊息。
謝謝您瀏覽愛相會心理諮商所網站,期待能與您相會:)
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
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
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
2023年7月19日 星期三
幫心靈做個SPA系列講座--2023北祥企業合作方案
這次的課程,其實從年初就開始規劃,從我先寫企劃書提案,企業的學習長再於公司月報中提案、討論
回覆給我修改企劃書,最後兩方都同意的情況下定案。經過數次的來回,才確立了這次的執行計畫。
活動邀約由此去
2023年6月4日 星期日
諮商Q&A
常見的諮商Q&A
Q1:請問我需要諮商嗎?什麼樣的情況需要來諮商呢?
A1:在危機模式或成長模式下的你,都可選擇諮商幫自己整理思緒、調節情緒喔。
- 危機模式,指的是近期有影響身心狀態的議題,例如離婚、分手、生病等,想要透過談話的方式,了解自己的想法、感受與情緒,即可預約諮商。
- 成長模式,指的是目前並沒有特定議題想討論,但可能持續感覺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、常常覺得煩躁、不容易整理思緒等情況,就可透過談話,進一步認識、並整理自己的內在狀態。
Q2:我想談的議題與家人有關,請問我要採取個別、伴侶、親子、家庭諮商呢?
A2:依照家人參與之意願及目前的互動關係,與心理師討論較適合的諮商模式。
- 相關家人,例如伴侶、或是親子,都願意參與諮商的情況之下,可預約家庭諮商。
- 家人中有一方不願意參與,則可先進行個別諮商。
- 若當下有激烈的家庭衝突、或是家庭成員間各自都有強烈的情緒反應,則建議先進行個別諮商,再由另一位心理師協助進行家庭諮商。
- 每個家庭的議題不同,且同一家庭在不同階段的需求不同,建議仍以本人與家人及心理師三方進行討論後,做出最合適當下的決定。
Q3:我覺得我的家人有問題,可以幫他預約諮商嗎?
A3:建議徵得家人同意,以其本人的意願進行諮商之預約與安排。
- 諮商很重視來談者的意願,自己想要參與其中,才會有投入及改變的動機。因此,不建議再違反家人意願的情況下,代為預約諮商。
- 可以由預約者,先來談談為何覺得這位家人有問題,而與其相處的困擾,或許透過討論,也能對家人有不同的觀點、或者找到邀請家人一同參與諮商的方法。
Q4:我目前正在服用抗憂鬱劑、情緒穩定劑,如果來諮商,是否就可以停藥了?
A4:藥物與諮商乃是相輔相成的兩種治療模式,不建議以諮商作為停藥的方法。
- 一般人常以為情緒困擾時,藥物與諮商是二擇一的治療方式,其實不然。抗憂鬱劑、情緒穩定劑,目的在於幫助大腦內分泌的穩定,以減少情緒波動,達到調節情緒的成效。而諮商,則是透過談話,整理思緒、想法,促進在面對同樣情境時,可承受的能力。
- 憂鬱或是躁鬱的急性期,建議先以服用藥物為主、諮商為輔,透過藥物處置,反而能幫助諮商過程中,能穩定討論與談話,避免因為生理性的情緒波動,影響談話的效果。
- 藥物治療達到穩定的情況,則可轉為以諮商為主、藥物為輔,一邊與醫師討論逐步減藥,以諮商為主要調節情緒的方式。
Q5:來諮商要做什麼?是解決問題、請專業人員給我建議嗎?
A5:諮商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來談者認識自己,且無法立即解決問題。
- 許多人第一次接觸諮商,都會抱持著由專業人員給予建議的期待,然而,因為情緒議題經常與長年的生活經驗有關,心理師未有充分的理解就貿然給予建議,很可能無法對症下藥。
- 透過對話,以及心理師的回饋,促進來談者更理解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緒與行為反應,有助於再遇到類似情境時,來談者可有機會思索,自己是否要以不同的方式,回應舊有情境。
- 以諮商作為問題解決的方法,無法在數次內,就可以改善現有的困境,通常需要較長時間,梳理問題的脈絡,至於時間長短,依照每個人的需求而定。
Q6:在諮商中要談什麼呢?如果沒有特定的問題,該如何準備?
A6:諮商時間專屬於來談者,可自由決定想談什麼,或表達當下的經驗、感受。
- 不習慣與陌生人談論自己生活,是多數人很常有的經驗,因此對於要不要做準備、是否須先想好諮商中談話的主題,也常會引起來談者的焦慮。
- 想談什麼都可以,是我經常與新接觸的來談者說的話,只不過,即使如此,還是有些人很難放輕鬆、安心表達自己所想到的事。
- 因此,如何幫助自己放鬆,或者與心理師討論,怎麼樣的進行方式可讓自己更自在的談話,或許是諮商初期可以嘗試的喔。
Q7:為什麼諮商要採預約制,臨時有空不能談嗎?
A7:心理師需做準備,才能與來談者一起工作,專心傾聽、理解正在談的話題。
- 由於重視每一位來談者,心理師更希望能在有所準備的情況下,與之工作,因此,事先預約,並且在預約時間準時前來,對於雙方要一起進入諮商,是比較好的前提。
- 在預約之後,會盡快安排能進行第一次評估會談的時間,若仍有緊急需求,會於徵詢當事人的同意後,轉介身心科診所。
Q8:通常諮商會需要多久進行一次,然後要這樣治療多久?
A8:一般諮商為每週進行一次,持續時間依照個人需求而定。
- 常見的諮商,會安排在每週固定的時間,進行一次。但分析取向的諮商,每週可能會進行一次以上。
- 個別治療,每次進行的時間為50分鐘,通常可持續進行較長時間。
- 親子、伴侶或家族等多人治療,每次進行的時間為80分鐘。通常會預先安排數次的結構,再依照進行的狀況,調整次數。
想更認識心理諮商?
對於諮商中常被詢問的問題,上述以8個QA做簡單整理,若想更認識心理諮商的內涵,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師,或者諮商中可能會有哪些經驗的變化,以下為陳姝蓉諮商心理師所撰寫的文章,歡迎點閱:
[家園。風 專欄] 你諮商了嗎?談「醫事人員covid-19心理健康支持方案」
[家園。風 專欄] 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:為何助人專業者罵爆,民眾卻肯買單?
引用另一位陳劭旻諮商心理師,針對「認識心理諮商」所撰寫的系列文章,供大家參考閱讀:
只是聊聊天?我需要心理諮商嗎?從理科太太認識真正的心理諮商是什麼?
焦慮、難過是「心理諮商」必經過渡期?該如何和心理師溝通,處理情緒?
心理諮商是什麼?心理諮商也有個人風格?3類型、4情境解答適不適合你?
認識心理諮商!什麼是「情緒風格」的諮商心理師?從案例故事看懂適不適合你?
預約諮商由此去
關於愛相會~i 相會
i 相會 ~ 當你初見它,想到些什麼呢?
i 相會~Encounter~~
但許多互動的錯位、無法理解彼此,致使難以在關係中相愛,帶來很多遺憾😔
賀!家族治療專班--「專業級」考覈通過~~
整理、紀錄: 陳姝蓉 114/03/16,由「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」(以下簡稱華家)--兩位訓練師及一位主考官,共同舉辦了第一屆 「家庭系統暨動力取向的伴侶與家族治療研習專班」 (以下簡稱專班)考覈。 很開心在這次的考覈中,我通過了「專業級」的檢覈認證。 「 華人伴侶與家族...
